- 史鹏飞;张丽霞;张琳;杜光辉;丁丽;刘耀;聂良鹏;魏一苗;李梅;吕玉虎;
以小麦为研究对象,设置了矮壮素(T_1)、烯效唑(T_2)、调换酸钙(T_3)及空白对照(CK)4个处理,开展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。比较和分析了各处理小麦的农艺性状、产量及其构成要素。结果表明:喷施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提高小麦的SPAD值、单株地上部干重、穗长、穗下节直径、倒二节直径及茎基部直径,降低穗下节长、倒二节长和茎基部节长;T_1~T_3处理的小麦产量均高于CK,2021年产量增幅分别为6.7%、11.0%、12.3%,2022年则分别为8.3%、9.2%、13.0%;产量三要素也得到提高,其中有效穗2021年分别达到620.4万、535.0万、606.0万/hm~2,2022年分别为620.8万、574.6万、612.6万/hm~2,增幅介于3.2%~13.8%之间;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中,调环酸钙各项指标较CK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,其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相关性表现为有效穗>穗粒数>千粒重。综上,在小麦拔节期喷施调环酸钙,可提高植株各生育期SPAD值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,在成熟期通过增加有效穗数、穗粒数,强化两者与产量间的相关性,最终实现小麦产量的显著提高。
2025年06期 v.37 1-5+1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212K] [下载次数:112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47 ] - 张善磊;潘明泉;王卫军;崔小平;田胜营;赖上坤;刘晓飞;赖尚科;
以酿食兼用小麦富麦666为试验材料,设置了N_1~N_4(施氮量分别为150、225、300、375 kg/hm~2)4个施氮量水平和T_1~T_3(基肥∶拔节肥∶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∶0∶0、7∶3∶0、6∶2∶2)3个氮肥运筹方式的二因素裂区试验,并以N_0处理(不施氮肥)作为对照,探究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方式对富麦666农艺和产量性状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增施氮肥和增加基肥占比有利于提高富麦666的冬前茎蘖数、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数,而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富麦666的穗长、结实小穗数、穗粒数、千粒重、籽粒产量下降;增加施氮量和拔节肥、穗肥占比可以提高富麦666的籽粒硬度指数、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,但施氮量的增加对籽粒容重无显著影响。综上,当施氮量为225 kg/hm~2且基肥∶拔节肥∶穗肥为7∶3∶0(N_2T_2处理)时,富麦666的产量增幅最大,同时籽粒硬度指数较低,籽粒容重、粗蛋白和湿面筋含量较适宜制曲品质要求。
2025年06期 v.37 6-11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29K] [下载次数:69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5 ] - 胡涛;郭兆昊;丁兴民;郭仁坤;戚瀚月;张建达;周晓燕;冯尚宗;张华;
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了阳光10号(Y10)、鲁原502(L502)、烟农999(Y999)、山农28(S28)4个强筋小麦品种,在10月10日(常规播期)、10月17日(适期晚播)、10月24日(晚播期)3个播期下的淀粉粒径分布,探究了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播期对强筋小麦籽粒淀粉粒度的影响。结果表明:强筋小麦Y10、L502、Y999、S28的淀粉粒径主要分布在0.7~3.0μm之间,其淀粉粒的数目百分比呈单峰分布,而表面积分布、体积分布百分比均呈现双峰分布;适期晚播使得强筋小麦B型淀粉粒占比显著提高,强筋小麦Y10、L502、Y999、S28的B型淀粉粒与面团流变学品质呈显著正相关。因此,有望通过适期晚播来提高强筋小麦籽粒的品质,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高温胁迫影响。
2025年06期 v.37 12-1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133K] [下载次数:4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8 ]